招生信息 | |||||
---|---|---|---|---|---|
項目類別 | 非全日制 | 學制 | 3年 | 是否接受調劑 | 是 |
是否開設 提前面試 |
否 | 招生人數 | 24 | ||
學費 |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制一般為3年學費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物價局批復文件為準。 | ||||
獎學金 | 學校通過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三助崗位、學業獎學金等,建立多元獎助體系,為全日制非在職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
||||
歷年分數線 |
2018年:總分155分,英語37分,綜合74分。 |
寧夏大學公共管理(MPA)教育由政法學院負責,公共管理學科已經建成了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綜合管理學、倫理學、社會學、民族學、法學等多學科領域優勢師資,打造出公共管理“雙師型”教學團隊。
寧夏大學開展MPA學位教育,旨在體現民族和區域特色,培養德才兼備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層次公共管理人才,從而不斷提高寧夏地方治理和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水平,促進寧夏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和諧。
1.MPA采用半脫產培養方式,學習時間一般為周末、晚上,也可以是集中安排的一段時間。實行學分制。
2.MPA教學包括理論講授、課堂討論、案例教學、移動課堂、課外閱讀、拓展訓練和導師指導下的行政認知等方式。MPA教學組成學習小組,采用案例討論、文獻閱讀、交流陳述和實景模擬等方式,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拓展思維、團隊協同、自我學習等能力的提升。
3.課程學習與實習實踐相結合,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內完成,實習實踐主要在實踐基地完成。在MPA學生結合工作實踐進行學習和考察實習的基礎上,不定期地舉辦學生與公共管理部門之間的聯誼活動,并邀請國內外政府部門高級公務人員、企業界精英和學術界的資深學者為學生舉辦專題講座,以提升MPA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溝通能力。
4.實行雙導師制培養模式,通過師生互選為每位研究生配備校內導師和實踐導師各1名,以校內導師為主,實踐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實踐環節的指導,同時參與專題講座、項目研究、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實現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重點突出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綜合實力強 適應民族地區工作需要 學習便利和成本低
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是為適應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要求,為西部地區政府和社會組織培養德才兼備、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2.掌握公共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夠綜合掌握政治、經濟、法律、現代技術等方面的理論與知識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備公共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夠從事公共政策分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需要;
4.具有熟練運用至少一種外語的能力;
5.具有公共精神和創新能力。
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