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 |||||
---|---|---|---|---|---|
項目類別 | 非全日制 | 學制 | 3年 | 是否接受調劑 | 是 |
是否開設 提前面試 |
否 | 招生人數 | 200 | ||
學費 | 非全日制研究生收費標準(待定)以省物價局批準為準。 | ||||
歷年分數線 |
2018年:總分165分,英語42分,綜合84分。 |
1、教學方式以課程教學為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要把握公共管理學科前沿,又要密切結合公共管理實踐,強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重視和加強案例教學。
2、教學形式多種多樣,采取講座式、研討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把課堂講授、研討、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和社會調查多種形式有機結合,加大學生務實能力的培養力度。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參加8個以上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的專題講座,了解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及學科前沿。
3、注重加強與政府部門和其他公共機構的聯系、交流與合作,吸收有豐富經驗的政府部門和其他公共機構人員參加各個培養環節的工作。
4、作為教學環節,MPA學生必需參加社會實踐環節,進行公共管理與政策研究的社會調查或實習(時間在2—6個月之間),提交調研報告,考核合格者才能獲得答辯資格。
5、成立導師組,發揮集體培養作用。加強與公共部門特別是政府機構的聯系與交流,吸收有豐富實踐經驗公共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次政府管理人員參加培養工作。
6、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于42分,核心課程不少于28學分。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學生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者即可進入學位論文寫作;論文答辯通過后按規定的程序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7、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條件:50%以上的MPA核心課程有多媒體教學課件,并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進行教學。
圖書資料:有足夠數量的MPA專業圖書資料可供應MPA學生使用,最好設立相應學科的圖書分館或資料室。
網絡和計算機:為所有MPA學生提供使用校園網絡以及使用計算機的條件
為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一大批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人才
有問必答